近日,包括碧水源(300070)、首创股份(600008)、维尔利(300190)和洪城水业(600461)在内的多家水务公司纷纷发布开拓新业务市场公告,其中碧水源和首创股份更是在全国多个区域“攻城略地”。与此同时,国内如贵州、杭州等地区也相继成立区域性水务投资集团。
分析指出,随着中央提出的“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逐级落实,各地投资供水管理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热情逐渐高涨,行业内有实力的公司纷纷加紧区域布局,各区域力推自身水务市场发展的现象并存,这预示着国内水务行业围绕区域市场的“争夺战”已全面打响。未来水务市场的区域竞争可能将进入白热化,而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加剧各水务公司资金流紧张风险。
优势公司全国布局
长期以来,供水及污水处理项目的公用属性决定了众多水务项目都存在市政部门制定当地企业运营的现象,这就造成国内水务市场成长壮大一直遭遇区域分割的壁垒限制。而近年来,专业化水务公司以其运营效果佳和服务优良而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水务市场的区域壁垒才呈现松动迹象,一些龙头水务公司逐渐走出业务发源地而进入其他市场。
今年以来,碧水源以其在生物膜污水处理领域的良好口碑开始摆脱过去对北京市场的过度依赖,开始在云南和湖南等省拓展业务。11月中旬,碧水源又通过控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家水务公司正式进入内蒙古市场。此外,首创股份近期也在东北、山西等地投资一批新项目,使得该公司在国内15个省34个城市拥有水务项目。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水务市场还未完全打开,各主要公司纷纷加紧拓展新业务市场,有助于提早完成全国布局。同时,一些公司实施的“点源污染治理”理念,通过介入一个流域整体的水污染治理业务,形成上下游污染同步治理的格局。这种理念的实施,在协助完善流域水污染主管部门统筹上下游污水防治工作的同时,也推动参与其中的公司自上而下地迅速介入一个流域和区域的水务市场。
另一方面,众多地方也在加紧投资成立区域性的水务专业化公司来对抗大公司的扩张。今年8月以来,包括重庆、杭州、贵州等地水务市场展开供排水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区域水务投资集团先后挂牌。这些公司大多为地方政府与旧有水务企业共同出资,启动资金有的高达上百亿元。
扩张风险凸显
一般而言,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初始投资动辄达上亿元,投资回收周期普遍在一年以上,且项目进展存在季节性波动。分析人士认为,在此行业属性背景下,过快的规模扩张步伐可能导致或加剧一些公司的现金流紧张局面。
业内人士指出,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可能导致一些公司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内部控制的难度增加,因此可能存在管理模式、生产方式、管理人才不能适应公司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