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水在湖泊或者水库中发生长时间的滞留后悬浮物因为沉降其含量会变少,但另一方面又容易受微生物的影响。湖泊或者水库水容易造成富营养化,致使比重较轻的藻类会过度繁殖,造成湖泊的沉淀凝集功能不良,有时可能会造成过滤池的堵塞。
各种水质对反渗透系统的影响
苦咸水
在一定意义上,苦咸水可定义为由于海水的入侵使其TDS值大量增加的低TDS水源。在RO范畴中,可将苦咸水定义为:含盐量TDE值处于中低水平(高达10,000-15,000 ppm),且可以用最大给水压力600psi的苦咸水RO膜进行处理的反渗透给水。
河水
由于下雨而落在地表的水,通过地表或者经由地下汇入河流。通过地表的水多含有悬浮物,而地下经由的水则含有较多的流经地层的溶解性无机盐类。在流经地表的雨水汇入河流时,悬浮物浓度会急剧增加,因此河水的特征就是河水中悬浮物的变化幅度大。而且河水的季节性的明显,比如水温变化,水生生物的繁殖,以及来自于生物的沉渣和来自于有机物的胶体物质的含有量等。另外流经森林地带和泥媒地带的河流中腐殖质和有机物含量也会很高。河流还会被城市废水处理水,工厂排放污水,或者含农药的灌溉用水污染。所以要求我们对水质进行足够的调查,把握其变化幅度,要对预处理装置或者运行条件做必要的考虑。
湖泊
河川水在湖泊或者水库中发生长时间的滞留后悬浮物因为沉降其含量会变少,但另一方面又容易受微生物的影响。湖泊或者水库水容易造成富营养化,致使比重较轻的藻类会过度繁殖,造成湖泊的沉淀凝集功能不良,有时可能会造成过滤池的堵塞。还会因为碳酸同化作用,消耗溶解在水里的二氧化碳,造成湖水的pH增高。
湖泊内部形成水的分层时,水的底层由于处于缺氧的状态会有利于厌氧细菌的生长,还有硫化氢的生成、包括引起铁、锰的再溶解等等。因此,在采用湖泊或者水库水作为原水的时候,必须深入研究对其的处理方式的同时,有必要的话,在取水上尽量考虑不用湖底变质的水。
地下水
地下水在地层的流速极为缓慢,由于自然的滤过作用,几乎不含有悬浮物,但受到流过的地层的影响十分明显。比如,流经石灰盐带的水中钙的浓度就非常高,通过火山地带的地下水中硅的浓度也会变高。通常地下水中由于氧气的不足,显还原性,可能水中含有还原状态的铁或锰,也可能因为地层的不同,含有硫化氢或者钡、锶的情况也会出现。
地下水的悬浮物较少,全年的水温变化也显得比较稳定,作为RO系统的原水来考虑,必须考虑在前处理中需要除去的硬度成分、硅以及含量较多的金属离子。
市政用水
RO系统使用自来水作为原水时,要确认自来水处理工艺,管道状况,注意余氯。
海水
标准海水中NaCl的含量在3.5%以上,还有镁、钙、钾、硫酸根、碳酸根、溴、硼和氟等10多种溶解性成份。由于入海口,降水、潮汐或者水温影响,海水中的盐份浓度有一定差异,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受到江河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会有地域差异。因此海水淡化系统的取水点及取水方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原水的水质和预处理方式。
废水
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市政污水及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中开始采用反渗透工艺,用于反渗透处理的污水一般为工业冷循环排污水和达到杂用水回用标准的三级处理水,COD小于50mg/L,含油量、浊度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必须达到RO进水要求。要特别注意原水中是否含有表面活性剂等回造成反渗透膜严重污染的有机物,以及与膜材料不相容的有机溶剂等。由于污水水质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水质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废水处理反渗透系统要求极为严格的预处理,采用非常保守的低通量设计,使用性能优异的低污染膜元件(比如LFC3-LD)。
4.2水质分析
1原水分析
一个水样表现了具体水源在特定时间的水质。所以通过一个水样并不能全面了解在整个运行时间内发生的、能够影响系统运作的趋势或变化。收集多个水样除了可以获得对一个水源特性的更好了解外,还能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了解一个现有的或潜在的水源组成的正确分布轮廓是一个反渗透系统有效设计和运作的必需的要素。
取样
取样是整个水分析方案的组成部分。在样品的采集中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首先,样品应该准确代表所要评价的水。这可能需要采集在24h或更长时间的整个期间内的混合样品。其次,样品必须有足够的量以保证完成所有应该分桥的项目。根据ASTM-D 4195—88关于反渗透应用的水分析标准指南中的分析要求,对大多数情况10升样品量应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