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化学清洗过程中,金属常常会发生不同形态的腐蚀,根据金属腐蚀的理论知识,通过观察试样或腐蚀设备的腐蚀形态,再配合一些其他方法,人们常常找出产生腐蚀的原因和解决腐蚀的措施。
1. 均匀腐蚀:
特点是腐蚀过程在金属的全部暴露表面上均匀进行,这种腐蚀主要发生在PH酸性溶液中,如化学清洗、酸洗、加酸过量时。
2. 电偶腐蚀:
又称接触腐蚀。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浸在导电性的水溶液中时,两种金属之间通常存在电位差,该电位差就会驱动电子在它们之间流动,从而形成一个腐蚀电池,而耐蚀性差的金属(即电位较低的金属),在接触后腐蚀速度通常会增高,而耐蚀性较好的金属(即电位较高的)接触后腐蚀速度将下降,金属的腐蚀电位可查电偶序表,在冷却水系统中,电偶腐蚀的实例为换热的管子为铜、不锈钢、与之接触的管板(花板)为碳钢,则碳钢腐蚀会很大。
3. 缝隙腐蚀:
在循环水系统中典型的缝隙腐蚀是沉积物中的垢下腐蚀。冷却水中的泥沙、尘埃、腐蚀产物,疏松的水垢、微生物粘泥等,它沉积到金属表面,就在沉积物与金属之间形成缝隙,为液体不流动创造了条件。
缝隙腐蚀的机理是:缝隙腐蚀的总反应包括金属M氧化生成金属离子M+的阳极过程和水中溶解还原成OH的阴极反应。在缝隙中,金属生成M+,而氧则由于缝隙之中溶液对流不畅,而形成贫氧区,故氧的还原反应主要是在缝隙之处氧易到达的阴极区进行,这样,在缝隙中溶液就有了过剩的正电荷,这些过剩的正电荷需要带负电的CL-迁移到缝隙中去,以保持电中性,结果缝隙内金属氯化物的浓度增加,之后,金属氯化物水解,生成不溶的金属氢氧化物和可溶性盐酸,盐酸使金属和合金溶解。
MCL2+2H2O→M(OH)2↓+2H++2CL-
有报寻称,垢下腐蚀速度通常腐蚀速度的50倍,所以在循环水系统中,保持换热设备金属(特别是不锈钢)表面的洁净,使其不发生垢下腐蚀是十分重要的。有报道称,如果不锈钢表面清洁,即使水中CL-浓度高达1000mg/L也不会发生点蚀及应力腐蚀破裂,反之,即使水中CL-浓度较低,发生不锈钢应力腐蚀破裂的可能性也较大。
4. 孔蚀:
孔蚀又称为点蚀或坑蚀。是在金属表面上产生小孔的一种极为局部的腐蚀形态,它是一种破坏性和隐患性最大的腐蚀形态之一,它使设备穿孔,突然之间发生泄漏。它通常发生在中性腐蚀介质中,例如,在未采取防腐措施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中大多数孔蚀和卤素离子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CL-、Br-和次氯酸根离子。不锈钢在海水和其他氯化物溶液有强烈产生孔蚀和缝隙腐蚀的倾向,普通碳钢耐孔蚀的能力比不锈钢要高一些。
5. 选择性腐蚀:
又称选择性浸出腐蚀,是从一种固体金属中有选择性地除去其中一种元素的腐蚀。冷却水系统中最常见的选择性腐蚀是黄铜的脱锌。脱锌后黄铜从原来的黄色变为红色或紫铜色。
6. 磨损腐蚀:
又称冲击腐蚀,冲刷腐蚀或磨蚀。磨蚀的外表特征是,腐蚀的部位呈槽、沟、波纹和山谷形,还常显示有方向性。许多金属,如铝、不锈钢和碳钢的耐蚀性是依靠生成某些表面保护膜。当这些膜受到冲击、磨擦等外力遭破坏,金属或合金的腐蚀就以高速进行。冷却水系统中、泵的叶轮、凝汽器中冷却水入口处铜管的端部档板和析出流板等处,常发生冲刷腐蚀。
7. 应力腐蚀破裂
应力腐蚀破裂指拉应力和特定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而引起金属或合金的破裂。应力腐蚀破裂的特点是,大部分表面实际上未遭破坏,只有一部分细裂纹穿透金属或合金内部。应力腐蚀破裂与温度、溶液成分,金属和合金的成分,应力和金属结构。冷却水系统中应力腐蚀常发生在黄铜管、不锈钢管在拉制后应力未消除,而水中卤素离子浓度较高的状态中。